一场跨越230年的广药白云山敬修堂“寻根”之旅

2020-09-16 11:15:50 宁波晚报官方人民号

对于一家拥有230年历史的老字号来说,祖传下来的招牌和匾额代表着门面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财富。而关于品牌历史叶落归根的追溯与纪念,也尤为珍贵。近日,广药集团旗下老字号敬修堂回到慈城药商博物馆进行考察,展开了一段特别的“寻根”之旅,宁波晚报官方人民号也对这场充满意义的考察展开了相关报道。

以下为报道全文:

“很感谢《宁波晚报》记者的牵线帮忙,感谢慈城镇的热情邀请,我们在这里找到了根!慈城,这座被药商文化浸染的千年古县城,使我们收获良多,未来我们和慈城会有更多交流和合作,继续将药商文化发扬光大。” 9月14日,慈城引来了著名药业老字号敬修堂前来考察,在药商博物馆,广州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静文看到由慈城籍敬修堂创始人钱澍田的后人钱鸿瑛捐赠的两块招牌和一块匾额后,感慨连连。

这段缘分来自于本报记者2018年7月20日在宁波晚报发表的《著名药业老字号敬修堂牌匾昨回慈城故里 创始人钱树田的后人钱鸿瑛说:这是叶落归根》这篇文章。

缘分来自本报记者的报道

在网上看到这则报道,广州敬修堂的刘玉明就联系到了记者,表示他们很想到慈城来看看这些匾额。“如今香港敬修堂已结业,现在国有控股的广州敬修堂已成为澍田公创建的基业和文化的唯一传承者,我们希望能够为老字号的发展做一些事情。”

2018年7月,在钱文华、钱宗保两位老师的见证下,钱家后裔钱鸿瑛女士在自己的住所处将香港敬修堂的牌匾无偿捐赠给家乡慈城!记者随行见证并报道了此事。如今几块匾额现存于药商博物馆内展示。

原来,这家药商老字号与慈城有着不解之缘。敬修堂是著名的老字号企业,具有230年历史,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浙江慈谿(今慈城)人钱澍田由一富商资助,在广州南城门创办了敬修堂药铺,自制丸、散、膏、丹,开始了悬壶济世的光辉历程。至清道光年间,已成为在当地享有一定声誉的小型中成药厂,并发展到香港等地。

居住在上海的钱鸿瑛就是香港敬修堂这一代的股份继承人。三年前,香港敬修堂关门,寄给她的就是这两块招牌和一块匾额,还有一大堆她看不懂的账本。

1956年,广州敬修堂以钱澍田中药厂为基点,并入14家个体药业,组成了颇具规模的“公私合营敬修堂联合制药厂”。1992年底,转制为股份制企业,是广州市首批转制的国有工业企业。

重振药商文化,呼唤“老字号”回归

慈城作为药商故里,宋朝开始就有药商的记载,药商文化连绵千年、长盛不衰,拥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底蕴。慈城历代文人遵循“学而优则仕”“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训,积极在科举之外的道路探索人生的价值,在文商并举的区域文化熏陶下,慈城药商众体的应运而生。

自明清以来,本地籍人士中出现许多从事传统国药业的成功者,且世代相传,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除了今天来到这里的敬修堂,很多知名堂号和药商企业都是从慈城出去,慈城人创办的,比如说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上海童涵春堂、杭州张同泰堂。”慈城招商局局长李建鹏告诉记者。

去年5月,古城保护开发体制调整完成后,慈城加大了研究和研究成果的转化,包括药商文化的研究,并于今年5月建成了集药商文化展示、中医坐诊、会议接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药商博物馆。

当时,本报与慈城人民政府联合发起“慈城药商博物馆征集老物件”活动,远在广州的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高兴地给记者发来微信,说很想把他们保留的敬修堂石碑的故事告诉大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敬业修明”的敬修堂企业文化,更好地发展我们优秀的中医药产业。

广州敬修堂的董事长梁基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够在慈城和敬修堂的后人钱鸿瑛在慈城想见,充分挖掘敬修堂作为中医药老品牌的文化内涵。再创敬修堂的辉煌。”

目前,慈城正着力打造药商文化为主的中医药小镇。除去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环境和底蕴,多方利好政策正在出台。以产兴城、以城带产,慈城镇多措并举谋求“老字号”重回故里,携手共赢发展。

“我们对药商文化所衍生出的健康产业制定了专门的人才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力争使更多的老字号回归,努力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养生保健为一体的品牌集聚地。我们计划于近期将慈城打造成省级中医药特色基地,远期将其打造成国家级中医药特色基地,此次敬修堂应邀来慈城考察洽谈,便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契机。”李建鹏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一批在谈项目即将落户慈城,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国内知名协会也将于近期到慈城对接合作事宜。

次日,广州敬修堂代表团一行又考察了钱澍田祖居、钱家洋房、布政房、福字门头等地,在与钱氏后人深入交流、查阅慈谿县志和家谱之后,代表团一行对敬修堂创始人钱澍田的家乡以及慈城的药商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对敬修堂“敬业修明,广施妙药”的创办理念有了更全面的解读,并就下一步的回归合作达成了共识。




记者 陈晓旻 杨芝

文源:宁波晚报官方人民号